手向香港币安大转弃B监管键推战略D转成关
说起币安最近的动态,真是让人感慨万千。就在CZ(赵长鹏)认罪辞职的风波还未平息之际,币安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——提前终止对BUSD稳定币的支持,转而全力押注香港监管背书的FDUSD。这个决定将在12月15日正式生效,届时用户的BUSD余额将自动转换为FDUSD。看来币安的战略重心正在明显向亚洲市场倾斜。
BUSD的黯然退场
记得今年2月份,当时BUSD突然陷入监管困境,Paxos宣布停止新币铸造。当时CZ就果断做出决定,放弃BUSD作为主要交易对。说实话,这个决定来得有点突然,但也在情理之中。毕竟在加密货币这个行业,监管风向的变化往往决定着项目的生死。
Paxos倒是给出了一个缓冲期,承诺至少会支持BUSD到2024年2月。不过币安显然不想再等下去了,直接定在了12月15日这个节点。用户现在有两个选择:要么提前提现,要么以1:1的比例兑换成FDUSD,而且还能享受零手续费。这个转换机制设计得还算贴心。
FDUSD的崛起之路
在放弃BUSD之后,币安其实走过一段弯路。最初他们看中了TrueUSD(TUSD),但没想到接连爆出负面消息。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:"欲速则不达"。最终,他们锁定了由香港First Digital Group发行的FDUSD。
说起来,FDUSD这个后起之秀确实不简单。虽然7月份才在币安上线,但短短几个月市值就冲到7.71亿美元,成为第六大稳定币。我个人认为,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获得了香港监管的背书。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,这个牌照的价值不言而喻。
币安对FDUSD的支持力度也很大,从Auto-Invest功能到P2P交易,再到零手续费活动,简直是不遗余力。说实话,这样的推广力度在行业内并不多见,可见币安对FDUSD的重视程度。
香港因素与战略布局
不得不说,香港正在成为加密货币行业的一个重要枢纽。First Digital Trust作为FDUSD的母公司,总部就设在香港。这让我想起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最近的一篇报道,提到中国可能通过香港这个"试验场"来探索数字资产的更多可能性。
有趣的是,就在币安转向FDUSD之前,TUSD也曾是他们的目标。虽然TUSD与币安的关系遭到否认,但33亿美元的流通量也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。这不禁让人猜测,币安选择稳定币的标准究竟是什么?是监管合规性?还是背后的资本关系?
目前BUSD还有16.83亿美元的市值,排名第五。但在我看来,随着币安的全面退出,这个曾经的稳定币巨头恐怕会逐渐淡出主流舞台。而FDUSD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实现弯道超车,我们拭目以待。
最后说句题外话,最近市场上的一些小币种表现相当亮眼,比如USTC涨了200%,LUNC也有40%的涨幅。不过这些短线机会与稳定币的战略布局相比,完全是两个维度的故事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理解这些大平台的战略转向,可能比追逐短期涨幅更重要。
(责任编辑:资讯)
-
今晨的行情真是让人捏把汗啊!凌晨那根突然下探的K线像极了空头部队的突袭,好在触及下方趋势线后迅速反弹,这行情走得简直像在玩心跳。说实话,最近的市场就像个老烟枪——时不时咳两下,但又不肯痛快地来个突破。观察四小时级别图表,七连阴的走势虽然只带来50点左右波动,但这种"温水煮青蛙"的行情反倒更考验交易者的耐心。反弹力度明显不足,1625这个关键阻力就像一道铁门,死死挡住多头的去路。下午要是突破不了,空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那些让人心跳加速的时刻吗?当稳定币突然"掉链子",不再像往常那样稳稳地锚定在1美元时,整个加密市场都会为之震颤。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,2023年的稳定币市场简直就像在玩"跳楼机",忽上忽下的价格曲线让投资者们捏了一把又一把冷汗。为什么稳定币也会"失重"?说到脱锚,很多人可能会简单地理解为稳定币价格跌破1美元。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风暴的"老韭菜",我发现事情远比表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也是满脑子问号。那是在2009年初,一个叫中本聪的神秘人物在网上发布了这个"电子现金系统"的白皮书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个看似极客玩具的东西,如今竟掀起了如此巨大的金融浪潮。比特币到底是什么?想象一下,如果你手上有一张无法伪造、全球通用,而且不需要经过银行的钞票,这就是比特币的精髓。它不是由某个政府或央行发行,而是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... ...[详细]
-
最近香港金融圈掀起一阵波澜,《南华早报》9月25日的报道让四家正在申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的公司浮出水面。作为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不禁感慨:香港这次在虚拟资产监管方面确实是动真格的了。牌照争夺战已打响记得6月份新规刚出台时,业内还都在观望。没想到三个月过去,只有OSL和Hash Blockchain两家拿到了零售牌照。现在HKVAX、HKBitEx、Hong Kong BGE和Victo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段时间,加密货币市场安静得让人心慌。比特币就像个无精打采的上班族,价格一直在26,670美元和25,650美元之间来回磨蹭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太熟悉这种走势了——它像极了一个正在酝酿中的"熊旗"形态。技术面透露的不妙信号打开日线图,那条清晰的下行通道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:准备好迎接23,000美元的可能测试吧!这种形态的特征就是先来波大跌,然后横盘整理,最后继续向下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SHIB代币的价格走势总是能让人心跳加速。最近社区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: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SHIB涨到0.001美元?说实话,这个问题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。燃烧机制的长期博弈Lucie团队的声明让我想起了去年冬天那个寒风刺骨的早晨,当时我第一次读到Shibarium白皮书时的激动心情。他们明确表示,通过Shibarium燃烧SHIB是一个需要耐心的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现在的Web3金融圈真是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头疼。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新奇的衍生品冒出来,交易量蹭蹭往上涨。但问题是,这个市场早就被几大巨头瓜分完了,新玩家想分一杯羹?难啊!一、市场现状:巨头林立下的生存挑战我最近一直在关注Binance的数据,发现加密衍生品这块蛋糕确实大得惊人——74.2%的市场份额,月交易量1.9万亿美元,三年涨了三倍。但仔细一看,90%的交易量都集中在永续合约这一块,而且前... ...[详细]
-
说起加密货币这十年来的发展,就像看着一个叛逆少年慢慢长大成人。最开始大家都在讨论怎么让这个"孩子"跑得更快(扩展性),但有一群"技术宅"却在默默地给他穿上隐身衣(保密性)。这不,最近我就见证了Multicoin给Fhenix投了750万美元,他们正在玩一套全新的"隐身术",让链上交易也能神不知鬼不觉。说到扩展性,Optimism最近可是动作频频。他们把OP超级链想象成一个乐高王国——每个应用都能有... ...[详细]
-
从friend.tech到Xshares:SocialFi赛道的生存法则与创新突围
记得那个神秘的八月吗?加密圈突然被一个没有任何预告的项目刷屏了。没有路演,没有白皮书,甚至连官网介绍都没有,这个"三无产品"friend.tech却在Base链上创造了单日58万笔交易的惊人记录。说实话,我当时第一反应是:这玩意儿能撑过三天吗?SocialFi的魔咒与转机但现实总是打脸。在Paradigm公开投资的背书下,ZhuSu、Adam Cochran等大V纷纷入驻,甚至连NBA球员Gray... ...[详细]
-
说真的,这行情简直像是专门给我们送钱的!昨晚睡前那会儿,我盯着比特币27427这个位置,直觉告诉我就是它了。果然今早睁眼一看,27730稳稳当当,300个点妥妥收入囊中!那些跟着我操作的兄弟们,此刻应该在偷着乐吧?交易之道:专业与直觉的完美结合说实话,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些年,我总结出一个真理:交易这事儿光有技术分析远远不够。就像昨晚这单,K线形态、成交量、支撑位都指向同一个方向,但更重要的是那个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