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策 > 年后并一变的变格局坊合以太与不

年后并一变的变格局坊合以太与不

2025-09-19 14:57:30 [链闻] 来源:链投智选

不知不觉间,以太坊"大合并"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MEV(矿工可提取价值)现象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这一年MEV生态的变化简直堪比好莱坞大片。Flashbots这家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,凭借MEV-Boost占据了90%的市场份额,俨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霸主。

MEV利润跳水62%的背后

让我们先来看看最直观的数字变化。合并前一年,MEV的平均利润还高达22MU/M(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数据);而合并后一年,这个数字骤降到8.3MU/M(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数据)。这意味着什么?MEV的整体收益率下降了惊人的62%!

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,这个对比并不完全公平。MEV-Explore的数据不包括三明治攻击,但包含了清算收益;而Eigenphi的数据则相反。如果把套利交易单独拿出来看,跌幅可能更加惨不忍睹。

MEV江湖的角色演变

现在的MEV生态简直就像一个复杂的食物链:搜索者(Searcher)、构建者(Builder)、中继者(Relayer)、验证者(Validator)、提议者(Proposer)...各方势力在这短短的12秒出块时间里上演着你争我夺的戏码。

记得去年测试BSC节点时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大量"游离节点"只接受P2P连接,却不愿意共享交易池数据。后来才明白,这些节点就像埋伏在黑暗森林中的猎人,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提升MEV捕获的成功率。

合并带来的三大改变

1. 出块时间从随机的3-30秒变成了固定的12秒,这让MEV玩家能更从容地组织交易

2. 区块奖励从2ETH降到0.22ETH,迫使验证者更依赖MEV收益

3. MEV-Boost仅用了2-3个月就占据了90%的市场份额

MEV新生态:从"黑暗森林"到"光明市场"?

合并后,MEV的生命周期变得更加规范了。搜索者发现机会->构建者打包交易->中继者验证并竞价->提议者选择最有利可图的区块。这个过程让我想起了华尔街的交易大厅,只不过速度要快上几百倍。

有趣的是,在Curve漏洞事件中,一笔MEV交易的手续费竟然高达570ETH!这刷新了我对MEV利润空间的认知。虽然整体收益率在下降,但顶级玩家的收益依然惊人。

MEV的未来:七大未解之谜

1. 隐私交易:阈值加密、延迟加密等技术能否保护用户不被MEV攻击?

2. 公平排序:MEV Auction、MEV-Share等方案能带来真正的交易公平吗?

3. 监管压力:OFAC审查下,以太坊的抗审查性还能维持多久?

4. 中继困境:Blocknative退出后,中继服务的中心化风险如何解决?

5. 账户抽象:ERC-4337会给MEV带来怎样的新挑战?

6. DeFi vs CeFi:在MEV问题上,谁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?

7. Layer2解决方案:Optimism和Arbitrum各自采取了怎样的MEV应对策略?

作为一个见证了整个MEV发展历程的观察者,我认为MEV不会消失,但会不断进化。就像当年的高频交易一样,最终会找到自己的平衡点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需要保持警惕,但也不必过度恐慌。

最后给个小建议:如果你是个DeFi用户,不妨多关注MEV保护方案;如果你是个开发者,现在正是参与MEV解决方案创新的黄金时期。毕竟,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,机会总是留给那些看得最远的人。

(责任编辑:活动)

推荐文章
  • 苹果的加密野心:一场胎死腹中的金融革命?

    苹果的加密野心:一场胎死腹中的金融革命? 最近科技圈传出一个劲爆消息:苹果居然偷偷和高盛搞了个大动作!他们要联手打造一款能炒股还能买比特币的金融应用,这简直是要给Robinhood当头一棒啊。可谁曾想,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最后竟然黄了...牛市催生的"金融核弹" 记得2020年那波疯牛行情吗?比特币冲破6.9万美元,狗狗币都能让散户暴富。我当时就纳闷,库克这个精明的商人怎么会坐视不管?果然,苹果早就暗中憋了个大招 - 他们想趁着这股东风,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的又一次飞跃:坎昆升级背后的技术革新

    以太坊的又一次飞跃:坎昆升级背后的技术革新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,我发现以太坊的每一次重大升级都像是一次华丽的蜕变。继今年4月完成的上海升级后,以太坊社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下一个重大里程碑——坎昆升级。Proto-DankSharding:临时解决方案的大智慧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EIP-4844(又称Proto-DankSharding)时,就被这个古怪的名字吸引了。这个名字其实是对两位核心开发者Protolambda和D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寒冬何时回暖?这两个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布局

    市场寒冬何时回暖?这两个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布局 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既期待又忐忑。比特币虽然偶尔展现出强势的一面,但整体来看就像个在健身房里举铁的新手,反复试举却始终难以突破26800美元的"重量级"门槛。要我说啊,与其盲目追高,不如耐心等待更好的进场时机。更令人担忧的是稳定币供应量这个"晴雨表"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市场上还有1660亿美元的稳定币在流通,如今却缩水到1300亿左右。这就像看着自家鱼塘里的水一点点流走,虽然偶尔有几场小雨(比如E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区块链遇上谷歌:LayerZero的选择是进步还是妥协?

    当区块链遇上谷歌:LayerZero的选择是进步还是妥协? 在最近的Permissionless II会议上,有个话题被Ren Kong称为"重磅炸弹般的新闻,却被严重低估了"。没错,我说的就是LayerZero这个跨链消息协议决定让Google Cloud来担任其预言机提供商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人,我得说这个消息让我既兴奋又担忧。科技巨头的"橄榄枝"说实话,看到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主动拥抱Web3世界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毕竟Google Clou... ...[详细]
  •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

   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 最近在翻阅《福布斯》中文版时,我注意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——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的创业历程。说实话,在遍地都是创业神话的Web3领域,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故事还是让我眼前一亮。数学天才的商业冒险顾荣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CertiK的logo,那面盾牌中的"∀"符号总是能让他眼睛发亮。每当有新员工入职,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:"这个数学符号代表'for all',意味着我们要用数学方法保护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1个ETH到90个ETH:揭秘FriendTech的财富密码

    从1个ETH到90个ETH:揭秘FriendTech的财富密码 前两天和几个圈内老友喝酒,听他们聊起在FriendTech上赚得盆满钵满的经历,我差点把嘴里的啤酒喷出来。有个朋友只玩了一周就赚了1000多刀,更夸张的是他认识的一个早期玩家,用1个ETH的本金硬是滚到了90多个ETH。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社交金融项目,想弄明白其中的门道。社交圈=财富圈?FriendTech的另类玩法FriendTech这个项目挺有意思,他们把社交影响力直接变现玩到了极致。简... ...[详细]
  • 谁说数字货币短线交易不赚钱?来看看我的实战记录

    谁说数字货币短线交易不赚钱?来看看我的实战记录 今天这场币圈行情真是让我赚得盆满钵满!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数字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很少像今天这么兴奋过。比特币(BTC)和以太坊(ETH)这对"黄金搭档"今天简直是完美配合,给了我双倍的快乐。600点!比特币让我笑得合不拢嘴记得早上刚开盘那会儿,我就感觉BTC的走势有点意思。当时价格在38500附近徘徊,MACD指标刚刚形成金叉,成交量也在悄悄放大。我二话不说就在38550挂了买单,这感觉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未来十年的破局者:C链在TOKEN2049展现的雄心壮志

    Web3未来十年的破局者:C链在TOKEN2049展现的雄心壮志 滨海湾金沙酒店的璀璨灯光下,TOKEN2049这场亚洲Web3领域的顶级盛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作为参会者之一,我深深感受到了现场那种令人振奋的氛围 - 来自全球各地的区块链先驱者们激烈地交流着,探讨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未来走向。而在这场盛会中,C链的十年规划尤其引人注目。去中心化的本质:不只是口号说实话,在区块链行业混了这么多年,我看到太多项目把"去中心化"挂在嘴边却从未真正落地。但C链给我的感觉不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观察 | 北京押注科技未来,加密市场暗流涌动

    区块链观察 | 北京押注科技未来,加密市场暗流涌动 早上泡咖啡时刷到最新消息,Coinbase旗下的Base生态基金又有了新动作。说实话,这种L2生态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惊讶,一眨眼就投了六个项目。从合成衍生品协议到链上保险,感觉他们是要把整个DeFi世界都搬上Base啊。不过最让我好奇的是,这次投资的Onboard项目主打链上自我托管服务,在当前监管趋严的环境下,这种解决方案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爆发点。市场脉搏:DOGE持有者笑到最后IntoTheBl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安全新尝试:ERC-7512标准能否打破行业困局?

    区块链安全新尝试:ERC-7512标准能否打破行业困局? 最近在圈内热议的ERC-7512标准,让我想起了去年参与的几个区块链安全审计项目。说实话,每次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审计报告,我都会想:这些报告到底有多少实际价值?现在OpenZeppelin和Safe牵头搞的这个新标准,或许能给行业带来一些变化。现状与隐忧有意思的是,这次参与制定标准的机构名单里,我们熟悉的慢雾、派盾这些国内安全大厂都不在列。前几天和几位区块链安全专家喝酒聊起这事,他们都说"还在观望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