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指南 > 香港析币监稳定度解地管细个关题如键问则深何落

香港析币监稳定度解地管细个关题如键问则深何落

2025-09-19 14:56:38 [盘点] 来源:链投智选

香港金管局最近公布的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。这份文件可不简单,它不仅关系到香港能否在数字货币领域保持竞争力,更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钱袋子安全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监管的观察者,我仔细研读了这份指引,发现其中蕴含着不少值得玩味的细节。

储备资产:全球布局与本土监管的平衡术

最引人关注的要数全额储备要求了。说实话,在全球化的今天,要求所有储备都放在香港本地确实不太现实。金管局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,允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储备资产,但有个重要前提:必须确保任何情况下都能全额兑付,即便某些稳定币被冻结或列入黑名单。

举个例子,假设某稳定币发行商在伦敦和新加坡都设有储备账户,就必须确保两地资产总和始终覆盖所有流通中的稳定币价值。这种"全球视野+本土监管"的做法,既考虑了商业现实,又维护了金融稳定。

技术中立背后的谨慎态度

在资产代币化问题上,金管局表现出难得的开放态度。理论上说,代币化的国债、商业票据都可以作为储备资产,这为创新留足了空间。不过从我接触的业内人士反馈来看,要说服监管机构认可这些新型资产绝非易事。

记得去年某家机构尝试用代币化房地产作为抵押品,结果因为估值难题被打了回来。看来"技术中立"不等于监管放松,发行人还得做好充分的合规准备。

赎回机制的"人性化"设计

关于赎回时限的规定特别接地气。我认识的一位资深银行家曾说:"要求所有赎回都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?那开户审核怎么办?"现在好了,金管局明确表示合规审查时间不计入其中。

这让我想起某支付平台去年的窘境:因为反洗钱核查耽误了用户提现,结果被骂上热搜。新规实施后,类似情况想必会少很多。

做市商:必要的"魔鬼"?

做市商制度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。既要发挥其提供流动性的作用,又要防范操纵市场的风险。我注意到指引特别强调要通过合同约束做市商行为,这招很聪明。

去年某稳定币价格异常波动事件还历历在目,事后调查发现就是做市商在捣鬼。新规要求发行人必须盯紧这些"合作伙伴",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。

技术监管的"松紧带"哲学

在技术标准方面,金管局展现出难得的灵活性。不强制要求特定技术方案,但对关键环节如私钥管理绝不含糊。这种"抓大放小"的监管智慧值得点赞。

不过有个细节很有意思:虽然允许使用云端HSM和外包私钥管理,但监管态度明显更加审慎。看来在涉及资金安全的根本问题上,金管局还是更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本地化方案。

国际协调的长远布局

最令人期待的要数监管互认机制的构想。在全球稳定币监管尚未统一的今天,香港主动伸出橄榄枝,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。

但话说回来,互认的前提是标准要对等。就像欧盟的GDPR出台后,很多国家不得不调整数据保护法规。香港这次先行一步制定高标准,或许正是为将来的国际话语权铺路。

总体来看,这份指引既保持了监管的严肃性,又给创新留足了空间。它不仅关乎香港能否成为数字金融中心,更可能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树立标杆。作为从业者,我们期待细则落地后能给市场带来更多确定性。

(责任编辑:合约)

推荐文章
  • 比特币回暖背后:2%涨幅难掩市场隐忧

    比特币回暖背后:2%涨幅难掩市场隐忧 这两天打开行情软件,看到比特币总算往上爬了爬,2%的涨幅虽然不算大,但好歹结束了上周那种死气沉沉的走势,现在一枚BTC价值2.63万美元。作为一个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老韭菜,我得说这个涨幅来得太不容易了。不过说实话,这个所谓的"回暖"背后藏着不少让人不安的信号。最让我担心的就是交易所里的比特币突然变多了——短短两周时间就增加了3.1%。这意味着什么?说明有不少人急着把币提到交易平台。想想看,要不... ...[详细]
  • 2025年或许是散户投资者最后的一次狂欢

    2025年或许是散户投资者最后的一次狂欢 说实话,看着贝莱德这些金融巨鳄纷纷布局比特币市场,总让我有种"狼来了"的感觉。他们可不是简单地买几个比特币玩玩那么简单,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系列专业化的金融衍生品。这些复杂的产品就像是给机构投资者量身定制的"套利工具",最终很可能会让比特币市场变得像美股那样"成熟稳定"——说白了就是波动性降低,不再有过去那种惊心动魄的暴涨暴跌。从疯狂到理性:比特币市场的成长轨迹回顾比特币这些年的表现,活脱脱就是一部... ...[详细]
  • 熊市逆袭:从A3S Protocol看链游小而美的生存哲学

    熊市逆袭:从A3S Protocol看链游小而美的生存哲学 说实话,现在这个市场就像被霜打过的茄子——蔫得很。但有趣的是,总有一些"小不点"能在寒冬里开出花来。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Sui链上那个8192小游戏吗?硬是把Sui的日交易量推到了2000万笔,连Solana都被它踩在脚下。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更有意思的案例:A3S Protocol。这个项目5月份在Arbitrum上搞了场社会实验,用简单的游戏机制吸引了4000多个地址参与,铸造了15000多个NFT... ...[详细]
  • 链上社交新贵:Friend.tech凭什么火出圈?

    链上社交新贵:Friend.tech凭什么火出圈? 最近在加密圈子里,一个叫Friend.tech的项目彻底火了!作为一名见证了无数项目起起落落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的热度确实不一般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ICO热潮,但这次的故事显然更有意思。社交金融化的新玩法简单来说,Friend.tech就是个去中心化的"粉丝经济"平台。想象一下:你最喜欢的KOL(关键意见领袖)在这个平台上发行"钥匙",持有这把钥匙就能获得和他们私聊的特权。这不就是社交关系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2023年9月15日区块链早报:监管风暴中的行业动荡

    2023年9月15日区块链早报:监管风暴中的行业动荡 今天一早就看到不少重磅消息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行业的老韭菜,不得不感叹这个圈子真是越来越精彩了。让我们来看看昨晚至今晨都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事件。前Celsius高管认罪 行业监管持续收紧还记得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Celsius暴雷事件吗?最新消息显示,这家倒闭的加密借贷平台前首席营收官Roni Cohen-Pavon已经承认了四项刑事指控,包括操纵平台代币Cel的价格这个老把戏。说实话,这种事情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生态新战场:XRC-20代币标准之争

    比特币生态新战场:XRC-20代币标准之争 2023年初,比特币生态上演了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变革。1月份,Ordinals协议横空出世,让"在比特币上刻字"这个看似荒诞的想法变成了现实。谁能想到,这个被戏称为"比特币版NFT"的创新,竟然在短短几个月内掀起了如此巨大的波澜?从BRC-20到百花齐放记得4月份的时候,我正关注着以太坊生态的动静,突然发现比特币链上gas费暴涨,一问才知道都是BRC-20的"功劳"。这个由Domo基于Ordina... ...[详细]
  • 前PayPal掌门人预言:比特币终将颠覆全球支付格局

    前PayPal掌门人预言:比特币终将颠覆全球支付格局 最近在CNBC知名节目《Squawk Box》上,PayPal前CEO大卫·马库斯的一席话让整个加密货币圈为之一振。这位现任Lightspark闪电网络基础设施公司掌舵人的行业老将,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比特币未来的大胆构想——让它从"数字黄金"的宝座走向真正的全球支付舞台。从默默无闻到金融新贵:比特币的华丽转身回顾比特币这十余年的发展历程,马库斯感慨万千。谁能想到,这个曾被主流金融界嗤之以鼻的"极... ...[详细]
  • Coinbase的全球突围:当美国监管成绊脚石,这些国家成为新战场

    Coinbase的全球突围:当美国监管成绊脚石,这些国家成为新战场 说实话,作为长期观察加密货币行业的老兵,最近Coinbase的战略转向让我眼前一亮。这家美国加密巨头正悄悄把目光投向大西洋彼岸和太平洋沿岸,欧盟、加拿大、巴西、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这些"优等生"市场成了他们的新宠。原因很简单——这些地方的监管框架至少能让人看懂。监管迷雾中的生存法则记得去年和几位华尔街朋友聊天时就预测过,当SEC(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)对Coinbase穷追猛打的时候,这家公司早晚要"离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8千到57亿:一个普通人的加密货币暴富神话

    从8千到57亿:一个普通人的加密货币暴富神话 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,传奇故事比比皆是,但2020年到2021年间发生的柴犬币(SHIB)奇迹,绝对是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个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我见过不少投资神话,但这个故事还是让我忍不住想:这到底是运气爆棚,还是市场疯狂?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想象一下,2020年的某个普通日子,某位投资者(我们姑且称他为李先生)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将8000美元投入一个当时几乎没人听说过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波场TRON用户量破1.84亿!这个公链凭什么这么火?

    波场TRON用户量破1.84亿!这个公链凭什么这么火? 真没想到,波场TRON的用户增长速度比我想象中还要快!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9月中旬,波场的账户总数已经突破1.84亿大关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老鸟,我不得不感叹这个数字背后蕴含的力量。记得2018年波场刚上线那会儿,很多人还在质疑它能不能活过三年。但看看现在,它不仅活得好好的,还创造了64亿次的惊人交易量,锁仓资金超过134亿美元。这不就是区块链界的"真香"定律吗?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10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