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资X破估值团产谜产背亿加后的困境
作为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从业者,最近看到FTX破产案的法庭文件披露时,我不禁感慨万千。这份文件不仅揭示了FTX破产前夕的巨额内部交易,更暴露了加密资产估值这个行业痛点。
令人咋舌的资产清单
截至8月底,FTX账上还躺着34亿美金的加密资产。我仔细研究了资产构成:约11.6亿的SOL独占鳌头,其次是5.6亿的BTC、1.92亿的ETH,这些主流币种还算好说。但看到1.37亿的APT、4900万的BIT这些新兴代币时,作为业内人士的我都不免皱眉——这些资产的真实价值究竟几何?
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在二级市场买了价值50万的APT代币,结果想出货时发现深度太差,最后只能以七折价格成交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,账面上的数字和实际能变现的金额往往存在着巨大鸿沟。
估值方法的博弈
法庭文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"公允价值计量"的讨论。传统的减值法就像是给加密资产"只记亏不记盈",新的公允计量则更贴近市场真实情况。举个例子:
假设某机构1月以2万刀买入BTC,2月跌到1.5万刀。按照减值法,他们必须记录5000刀损失。但3月涨到2.5万刀时,却不能记录这1万刀的盈利。这显然不符合市场实情。
FTX案例中SOL的两种估值方法差距高达50%,这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"纸面富贵"的项目方。我在帮一些机构做尽调时发现,不少项目90%的持币都集中在几个大户手中,这种"虚假繁荣"最是危险。
流动性的致命陷阱
说到流动性,不得不提SRM这个典型案例。表面上24小时交易量占市值10%看似活跃,但对比FTX的持仓量就会发现——市场日均交易量仅占FTX持币量的0.2%!这就好比你想在菜市场卖头大象,虽然每天都有交易,但根本找不到能接盘的买家。
我建议在评估项目时一定要关注"阻塞率":持币量/流通量的比值超过5%就要警惕,超过10%基本就是定时炸弹。去年LUNA崩盘前,这个指标就出现了明显异常。
Pre-ICO代币的估值玄学
最让我头疼的是那些Pre-ICO代币的估值。文件中提到5.06亿美元的成本价根本不能反映回收价值,这让我想起之前评估的一个元宇宙项目。
他们号称估值10亿,但我们用现金流折现法测算发现:按照最乐观的月活增长预测,贴现率取13%时估值才2.7亿;如果按19%的保守贴现率,估值直接腰斩到1.3亿。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告诫投资人:对那些连测试网都没上线的项目,估值打个三折都嫌多。
行业启示录
从FTX这出大戏中,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三点:第一,包装代币要尽快拆解,就像把礼盒里的月饼拿出来单卖;第二,交易所的持仓报告要像上市公司一样定期披露;第三,审计时要特别注意那些"自买自卖"制造流动性的把戏。
作为Elven的创始成员,我们本周五的研讨会将深入解剖这些案例。届时会有四大所的审计专家现场拆解FTX的财务魔术,相信会给从业者带来更多启发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活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,而是最懂财务风险的。
(责任编辑:全览)
-
作为加密圈的老司机,我不得不感叹XRP这波过山车行情玩得真是刺激。还记得7月中旬SEC和解消息公布那会儿吗?整个市场都沸腾了,机构资金疯狂涌入,日交易量直接翻倍到124亿美元,就连最保守的分析师都说XRP现货ETF获批概率高达95%。但最近的市场表现却让人心里发毛,就像看到一辆跑车在悬崖边飙车,既刺激又害怕。危险的盘面信号8月12日那天我盯着盘面看了一整天,3.32美元的高点昙花一现,随后就是断崖... ...[详细]
-
为什么a16z会砸3300万美金给这家链游公司?看懂这个投资逻辑很重要
9月21日这条消息在圈内炸开了锅——知名风投a16z豪掷3300万美元领投了一家叫Proof of Play的链游公司。作为a16z的投资合伙人,Chris Dixon和他的游戏基金团队专门发文解释了这笔投资的底层逻辑,看完不得不说确实很有前瞻性。区块链最厉害的"武器":可组合性说到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优势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去中心化或者不可篡改。但在我们这些老投资人看来,最强大的其实是"可组合性"... ...[详细]
-
这两年最火的是什么?AI和区块链这对"难兄难弟"。前有ChatGPT掀起AI狂潮,后有比特币ETF引爆加密市场。但有趣的是,这两个看似不搭边的技术正在悄悄擦出火花。AI的"电力危机"说实话,现在玩AI就像在烧钱。我有个在AI初创公司工作的朋友说,他们训练一个中等规模的模型,光GPU费用就得烧掉几十万。这还只是冰山一角——数据清洗、模型调试、云端部署,哪个不是吞金兽?更糟的是,整个AI行业正在陷入"... ...[详细]
-
深度解析:如何打造成功的DePIN项目?三大关键要素你必须知道
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投资人,我清楚地记得2022年那篇开创性的PoPW(物理工作量证明)研究报告。当时这个领域还被称为PoPW,现在已经演变成更时髦的"DePIN"了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领域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的燎原之势,确实让人感到振奋。为什么DePIN如此特别?想象一下,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而DePIN则像是给运动员装上了火箭推进器。它不仅能在能源、物流、测绘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的经济数据真是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啊!继周二让人惊喜的CPI数据之后,PPI又来了个"双喜临门"——不仅低于预期,更是创下了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降幅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经济走势的老手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,PPI比CPI更能反映即时和未来的通胀趋势。这就意味着,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担子终于可以轻一点了。现在的市场表现特别有意思,就像一群赌客在押注美联储的下一步动作。目前CME的数据显示,12月和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每次看到那些所谓的"币圈大佬"的操作,我就忍不住想笑。你以为他们是诸葛亮转世,其实很可能就是在瞎折腾。就拿马斯克卖比特币这事儿来说,我认识的一个矿场老板就调侃说:"说不定人家就是着急买新游艇呢?"ARB的野心:让传统码农也能玩转区块链说到ARB,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个开发者大会。有个从Java转过来的程序员跟我抱怨:"Solidity那语法,简直反人类!"确实,就像EOS当年想用C++吸引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几年,区块链领域最让我兴奋的莫过于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的崛起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的老兵,我亲眼目睹了Defi如何像一场金融革命般席卷整个行业。不同于传统金融的高门槛和中心化管理,Defi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透明度。为什么OMP公链特别适合Defi?记得去年我在研究各种公链时,OMP公链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。它的高性能和安全性简直是为Defi量身打造的。想象一下,在一个无需担心交易拥... ...[详细]
-
市场就像一位善变的舞者,昨晚的行情跳了一圈华尔兹后,最终又回到了原点。说实话,这样的走势既让人无奈又充满机会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觉得现在正是需要冷静思考的时候。技术面深度解析昨晚的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,但最终以太坊还是回到了熟悉的震荡区间。布林带虽然一度打开,但市场明显还没准备好突破,最终只能乖乖回到轨道内运行。目前价格被5日均线压着,正好卡在中轨位置。说实话,如果10日均线... ...[详细]
-
记得2016年那个闷热的夏天,我第一次目睹以太坊The DAO分叉时的愤怒。那时的我就像个刚入行的暴躁青年,对着电脑屏幕大喊"这不公平!"六年后的今天,当我看到Nouns完成首次分叉时,那份愤怒早已化作兴奋和期待。分叉:区块链世界的"和平分手"分叉这个词在加密圈就像咖啡师手里的意式浓缩——常见但讲究。通俗地说,它就像是社区成员决定"和平分手",各自带着共同的家当开始新生活。想象一下两口子离婚还能平... ...[详细]
-
最近Lybra Finance的LBR代币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,让不少投资者开始纠结:到底该不该趁低价入场?作为一个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思考。Lybra究竟是个什么项目?Lybra Finance本质上是一个抵押借贷协议,但它玩出了新花样。你可以在上面抵押ETH或者像stETH这样的流动性质押代币,然后免费铸造出稳定币eUSD。最吸引人的是,这个eUSD居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