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货币或金融加重演成避风暴风港或将
最近我读到一本挺有意思的书《富爸爸穷爸爸》,作者罗伯特·清崎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: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货币体系正在失去活力,而加密货币或许会成为未来金融世界的主角。这个观点让我想起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前几天的一番话,他认为美联储迟早会陷入困境,而比特币的价值将日益凸显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市场的观察者,我觉得这些观点确实值得深入探讨。
加密货币市场的现状:从狂欢到冷静
记得2020年到2021年那会儿,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。我当时有个朋友,把全部积蓄都投进了狗狗币,三个月就翻了三倍。但如今的市场氛围完全变了,就像参加完通宵派对后的早晨,只剩下疲惫和空虚。交易量缩水得厉害,流动性也大不如前,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,这种颓势尤其明显。
CCData的最新报告显示,上个月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只有4750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近8%。这创下了自2019年3月以来的最低纪录,简直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——前八大交易所掌控了近90%的交易量,比2021年又提升了6个百分点。虽然币安还是老大,但市场份额持续下滑,8月份跌到了38%,创下一年来的新低。
高利率背后的经济悖论:谁在真正获利?
Hayes在博客里分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美国现在债台高筑,利率又这么高,这种局面根本撑不了多久。我仔细琢磨了一下,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:高利率让富人赚得盆满钵满,因为他们持有大量国债,政府得支付巨额利息。而政府为了维持GDP增长,又不得不继续借钱花。
这让我想起一个经济学教授说过的话:"现在的美国经济就像是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,既要保持平衡,又要继续前进。"看看这个数据:今年第二季度,美国财政部光是支付国债利息就花了1万亿美元!要知道,美国最富有的10%家庭持有大部分国债,这不就等于政府在变相给富人发福利吗?
虚假繁荣的真相:服务经济撑起的GDP泡沫
这些拿到巨额利息的富人会把钱花在哪里呢?据我观察,他们主要把钱投向了服务行业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GDP中服务业占比高达77%了。有趣的是,这种循环形成了一个看似繁荣的表象:利率越高→政府支付更多利息→富人消费更多服务→GDP继续增长。但说白了,这就像是用信用卡来还信用卡,迟早要崩盘的。
我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前也是类似的情况,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房地产市场会永远上涨。现在想想,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传统理论告诉我们,利率上升时风险资产应该下跌,但现实却是比特币、科技股这些资产表现异常坚挺。为什么?因为5%的国债收益率看起来不错,但考虑到通胀因素,实际收益可能是负的!
比特币的独特价值:在混乱中寻找秩序
上个月比特币的波动率创下新低,紧接着就来了一波暴跌,8月17日当天超过10亿美元的头寸被强平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那轮行情,每次平静之后往往伴随着剧烈波动。在传统金融体系越来越像摇摇欲坠的危房时,比特币这种"数字黄金"反而显示出独特的韧性。
说到底,当全球债务占GDP比例已经达到惊人的360%时,传统的经济规律确实不适用了。央行们还在用老办法应对新问题,这就像是用诺基亚手机打王者荣耀。我认为,当下一次金融风暴来临时,比特币很可能会成为投资者最青睐的避风港之一。就像我的一个做对冲基金的朋友常说的:"在货币贬值的大环境下,稀缺性才是真正的硬通货。"
(责任编辑:创新)
-
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真是让人揪心。比特币在这周前两天像坐过山车一样上蹿下跳,但其他小币种却纹丝不动。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:"熊市里每一次反弹都是逃命的机会"。现在的市场简直就是在印证这句话,每次价格稍微往上蹦一蹦,马上就会有一大波人急着抛售套现。AVAX为何如此疲软?AVAX这个币种最近真是让人心疼。9月18日又跌破了9美元心理关口,最低跌到8.83美元才勉强有买家进场。说实话,从7月中旬见顶以来,它就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在研究加密货币市场时,发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项目——THORChain的RUNE代币。这个低调的"跨链桥梁"正在默默构建着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设施,其潜力可能远超市场预期。揭开RUNE的神秘面纱RUNE就像是加密世界的"万能翻译官",它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"语言不通"问题。想象一下,你可以直接把比特币换成以太坊,就像在现实中用人民币兑换美元一样简单,完全不需要经过中心化交易所。这就是RUNE正在... ...[详细]
-
香港在3月放了个大招,出台了全新的监管规则。说实话,这步子迈得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。新规明确表示,那些拿到牌照的交易平台如果想面向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提供服务,就必须严格挑选"靠谱"的虚拟货币。什么叫靠谱?简单来说就是要在至少两个权威指数榜单上挂上号的数字货币,而且其中还得有一个是传统金融圈里赫赫有名的指数机构发布的。最近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汇丰银行的动作。作为香港金融界的老大哥,他们居然率先开放了虚拟资... ...[详细]
-
在创业圈摸爬滚打多年后,Paradigm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。这位加密货币行业的老兵最近在X平台上坦言,自己决定从管理合伙人的位置退下来,转为普通合伙人。说实话,在当下这个"All in"文化盛行的创业圈,能主动选择急流勇退的人确实不多见。从掌舵者到参与者Ehrsam在声明中说得挺实在:"我还会继续参与Paradigm的投资研究,给被投企业支招,为加密货币政策发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越来越觉得交易就像一面照妖镜,能把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出来。那些天天喊着要"抄底逃顶"的朋友,往往最后都成了市场的肥料。你们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他们没看透交易最朴素的真理——钱往哪里流,价格就往哪里走。就像菜市场的大白菜,买的人多了价格就涨,卖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跌。当前技术面解读我盯着1小时图看了老半天,布林带这个"老伙计"最近有点不对劲。上轨开始缩口往下压,K线像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2020年那个疯狂的DeFi夏天吗?那时候Uniswap和Compound就像一匹匹黑马,让整个加密圈为之疯狂。说实话,我当时每天盯着钱包里不断上涨的数字,那种感觉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。那些早期参与者们,不管是通过质押、空投还是二级市场,都赚得盆满钵满。2023年的新风口:Telegram机器人三年后的2023年夏天,市场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好戏。这次的主角不再是传统的DeFi协议,而是Tel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市场回暖,不少朋友问我LSDfi赛道该怎么布局。说实话,这个领域确实蕴藏着巨大机会,但真正能跑出来的项目屈指可数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观察到的一些优质标的。Lido:行业巨头的稳健之选说起LSDfi,Lido绝对是绕不开的龙头。占据77%市场份额的它就像行业里的"老大哥"。3.7%的年化收益率虽然不算惊艳,但胜在稳健。记得去年有位朋友把20个ETH放进去,现在光是收益就够他每个月喝好几杯星巴克了... ...[详细]
-
我最近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:波场TRON要放大招了!他们刚刚宣布与硬件钱包领域的黑马Tangem达成战略合作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老兵,我不得不说这次合作确实很有看头。强强联手,打造极致安全体验Tangem可不是普通的企业,他们在区块链安全领域可是有着独门绝技。想象一下,当你把冷钱包的安全性和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完美结合,这不就是我们用户梦寐以求的解决方案吗?我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就因为软件钱... ...[详细]
-
9月8日的外滩大会上,蚂蚁链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新闻——全新Web3品牌Zan正式亮相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,我发现这次发布确实不简单,它标志着传统科技巨头正在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Web3浪潮。Zan到底是何方神圣?记得我第一次听说Zan的时候,心里就冒出一个问号:这个看似简单的品牌名背后,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深入了解后我发现,Zan其实是蚂蚁数科旗下的全新科技品牌,它就像一座桥梁,把蚂蚁... ...[详细]
-
比特币将迎黄金时代?Galaxy专家揭秘ETF带来的财富效应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Galaxy Digital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这家以精准预测著称的加密巨头最近放出重磅消息:一旦比特币现货ETF获得批准,这个数字黄金的价格很可能在一年内暴涨74%,直奔59,000美元大关。说实话,这个预测既大胆又有理有据。Galaxy的研究助理Charles Yu运用了一个很巧妙的类比:他们参考了黄金ETF的历史表现来推算比特币ET... ...[详细]